場址調查及設計技術指引

2014年,國際工程顧問公司 4C Offshore 發布的全球「23 年平均風速觀測」 研究報告指出,全球共具 20 處風況良好的離岸風場,而臺灣海峽以平均風速約每秒近12米(11.94~12.02 m/s)之姿,排列全球第二,並得天獨厚占據16處優質離岸風場。
深究其因,主要為臺灣海峽多數海域平均水深低於50公尺,峽內風場因自然環境形成狹管效應,冬天具有強勁的東北季風、夏天轉為較弱的西南季風,形成全年有風的天然條件。然我國離岸風場因具有颱風、地震、土壤液化、腐蝕條件及海生物附著等在地特殊場址條件,現行國外技術規範未能充分反映該等場址條件,過往開發條件並無法完全適用於國內。


本計畫針對該等我國特定議題先行整合國內學術界、工程顧問單位及專業法人既有離岸風電技術及驗證能量,盤點本土離岸場址環境條件(如颱風、地震、海生物增生、腐蝕及土壤液化等)之現有研究成果,先期規劃擬定國內離岸風場開發設計過程所需之環境條件研究資料庫架構,擬定適合於我國離岸風電技術與產業發展之路徑圖,並研擬本土離岸風電技術規則之先期架構,建立適合臺灣工程環境與離岸風電產業發展之技術指引內容。



